“糖僧”们,该如何安心吃肉?
得了糖尿病,人也仿佛成了“糖僧”。
有些糖尿病患者整日“吃草”,看啥都不敢吃,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更有甚者,因为害怕升糖,平日里一点荤腥不沾,提起吃肉,连忙摆手。
那么,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肉吗?当然可以,肉类不仅美味,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价值。
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
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更接近人体蛋白质,颗粒小,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及利用。
且动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较多,赖氨酸含量较高,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组成更符合人体需要。
因此,适当地吃肉其实是对糖尿病患者有好处的,肉类还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完全不吃肉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既然吃肉有好处,糖尿病患者能敞开肚皮使劲吃吗?肉的确可以吃,但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吃。
有些人认为,血糖高只是主食、糖分摄入过多引起,只要不吃主食、戒掉糖,多吃肉,血糖也不会升高。
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这不得不从人体三大供能物质说起——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它们在人体内都可以进行氧化分解,作为能源物质使用。
不过三者的供能有先后顺序——
按照“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顺序供能。
当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通过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
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时,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
如果长期摄入过量蛋白质,多余的蛋白质可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且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转化成脂肪,长期高脂肪饮食,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逐步引发高血糖。
而且蛋白质代谢后还会产生含氮废物,如氨、尿素及尿酸等,在体内堆积会伤害身体,需要及时排出。
高血糖通常与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狼狈为奸”,饮食平衡的倾斜也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
摄取适量的蛋白质,含氮废物会随着尿液正常排出;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量,排出过多含氮废物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久而久之,可能会引发肾损伤。
如果每天进食以肉为主,甚至取代了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其他营养物质,也会造成纤维素的摄入不足,出现便秘、水肿等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肉,才能既营养又不升高血糖呢?要在选肉上下功夫。
鱼肉首选,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大多数鱼类含脂肪量少,或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胆固醇”)。
其次鸡、鸭、鹅等家禽肉,比起常见的畜肉,鸭肉的蛋白质含量更高,其脂肪含量适中,且分布较为均匀,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不错的食疗选择。
再次是牛肉,其所含的锌,除了支持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肌肉力量外,还能提高胰岛素合成效率,所含铬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硒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一周吃1次牛肉即可。
尽量不吃的肉食有——
午餐肉、香肠、猪肉松、火腿、猪脑、牛脑、羊脑、羊肉、炸鸡等。
这些肉类含脂肪较多,吃肉时应尽量选择脂肪较少的肉类。
糖尿病患者的吃肉量该如何控制?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中的蛋白质摄入量控制,与正常人相似——
摄入蛋白确保有0%以上的优质蛋白,以防患者出现负氮症,成年男性的蛋白质摄入推荐量为65g/d。
一般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g/(kg·d);
肾功能异常(如肾小球滤过率0ml/min等)的糖尿病患者,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低于0.8g/(kg·d),牛奶、鸡蛋及鱼类食物是补充蛋白质的主要食品。
如果一般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为50kg,每天应摄入不少于50g的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5%~20%,也不用过于精准,每天适量地吃上几块就可以了。
注意!不吃或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这类食物都含有较高胆固醇,由于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血脂异常,高胆固醇会让病情加重,一定要少吃。
糖尿病患者并非一点肉都不能吃,也不是多吃肉就能降血糖。
关键在于饮食结构要合理,以低脂肪高蛋白肉类为主,烹调肉类少油少糖,还要结合日常运动,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虽然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脂,但并没有恢复已经受损的微血管功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这些患者来说——
只有进一步修复血管、改善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想要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离不开我们身体里的:一氧化氮(以下简称“NO”)。
人体99.9%的疾病都跟NO相关。——医学博士陈振兴
人在25~0岁时,NO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峰。从0岁开始,我们体内的NO含量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一氧化氮随年龄变化趋势图
然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人体内制造NO的能力逐渐下降,40岁左右时,自身NO分泌严重不足的人,会产生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病。
早在年,穆拉德博士等三位科学家发现NO对于心脑血管的积极作用,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平常我们只要通过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就能够补充足够的NO。
——NO对血管的积极作用——
舒张血管,增加血流,
清理血管内壁的附着物,
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
清理血液垃圾,阻止血栓形成。
然而在体内的NO制造力下降后,再补充NO的原料——精氨酸,也无法改善现状。
健康的血管VS堵塞的血管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途径来补充NO。
千叶百肽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天然植物中含有“纯植物NO供体”。
——它无需通过身体原有的代谢途径,就能补充我们每日所需的NO,纯植物成分安全放心。
纯植物NO供体原理图示
作为纯植物NO供体发现者,我们承诺——
食品级纯植物提取,无任何化学添加,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补充NO,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负担。
我是千叶百肽的小博,我们是从事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的专业厂家,心系每一位国人的健康,也是国内首批进行「纯植物一氧化氮供体」提取改善三高方案的先行者。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请各位看官能够收藏加关,我们还会做出更多原创的健康内容,谢谢各位!
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