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也分阴暑阳暑夏至后外出要谨记防暑脑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热为盛,在高温天气下,人很容易中暑。尤其是长期在室外,需要顶着烈日工作的人们,中暑的可能性又会更大。所以,夏至以后,防暑为先,是重要的保健措施。中医认为,暑邪,其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并兼有湿邪等特性的外邪。暑邪为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伤人,可见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2)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袭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3)暑多挟湿,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以侵犯人体,故除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使溏泻不爽等湿阻症状。中医对中暑分阳暑和阴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突然出现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预防阳暑要注意夏日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如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准备充足的饮用水及清凉饮料以及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备应急之用。避免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的状态下,进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而阴暑更多见,夏天,我们有时会在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因湿性粘滞,阴暑病程比较长。同时,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阴暑治疗以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为主,选用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液、胶囊)。中暑急救原则:脱离热源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暑为主。治疗处理方法:①将患者扶到阴凉处躺下,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于散热;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是淡盐水;以及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等清热解暑药。③用湿毛巾、冰块、冰袋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及大腿根部,加速散热;④如果情况严重出现休克状态,把病人脚部抬高可缓解休克症状,同医院,采取更专业的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处理并发症,防止脑水肿等情况发生。出现中暑要及时就医诊治,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生命。高温环境下,人们首先可能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这时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夏天会养生健康不踩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wch.com/yfzl/15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