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的临床

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

的临床疗效研究

邹朦(医院,江西九江)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计委课题(skjp)

目的研究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年9月—年9月收治的70例颅脑创伤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治疗+臭氧治疗),每组各35例,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水肿范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绝对体积、脑水肿相对体积小于参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脑水肿范围,并增强抗氧化功能,安全性良好。

颅脑创伤脑水肿臭氧疗效不良反应

颅脑创伤是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创伤疾患之一,脑水肿是颅脑创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压迫正常脑组织和神经组织,若不及时缓解水肿,会引发脑疝,提高病死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高渗脱水剂、利尿剂治疗脑水肿,但是容易导致正常脑组织出现脱水反应,进而影响水解电解质,甚至引起精神症状或肢体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有研究表明臭氧在治疗机体创伤中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缓解脑组织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水肿,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年9月—年9月治疗的70例颅脑创伤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颅内血肿、脑震荡、硬膜下血肿者;近3周出现头部撞击或意外撞伤者;经综合治疗仍出现昏迷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欠缺者;治疗无效者;因脑疾病或高血压引起脑出血、脑水肿者。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参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0.24±4.65)岁;脑水肿时间2~7d,平均(5.32±0.62)d。研究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0.33±4.57)岁;脑水肿时间2~8d,平均(5.36±0.64)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吸氧、脑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mL,每隔6h滴注1次。

在参照组基础上研究组接受臭氧治疗,选择医用臭氧治疗仪,并抽取患者肘静脉自体血液mL,与一定浓度的医用臭氧mL在专用采血袋中混合5min,待血液充分氧合后,再静脉回输至患者体内,输注时间控制在30min内,每日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d。

★1.3观察指标

脑水肿范围变化情况评定标准:采用颅脑磁共振检查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的脑水肿情况,以PACS系统行CT定量检测,标记血肿、水肿范围,经计算机计算脑水肿绝对体积、脑水肿相对体积,脑水肿绝对体积=脑水肿外缘体积-脑水肿体积,脑水肿相对体积=总水肿体积/总脑血肿体积。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悸、低热、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予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范围变化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水肿范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5d脑水肿绝对体积、脑水肿相对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SOD、GSH-Px水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SOD、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7d的SOD、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发生低热1例,心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参照组发生低热1例,心悸1例,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无显著差异(χ2=0.16,P0.05)。

3讨论

颅脑创伤会导致细胞代谢功能障碍,使兴奋性神经递质大量释放,造成氧自由基过度生成,最终干扰抗氧化系统与炎症反应,提升神经组织坏死的风险,还会引发低钠血症,危及患者生命。而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强氧化剂,目前,临床上已将臭氧疗法应用于多个领域,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绝对体积、脑水肿相对体积小于参照组(P0.05),说明臭氧自血疗法可显著缩小水肿范围。究其原因,臭氧自血疗法可以清除患者颅脑内氧自由基,加强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葡萄糖、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运送,使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经血液循环进入脑水肿组织,结合依赖性钠钾离子通道,恢复细胞膜外离子浓度与活性,还能调节血管通透性,从而有效减轻脑水肿症状,缩小脑水肿范围。SOD、GSH-Px是机体内具有代表性的抗氧化酶,其中SOD可以催化超氧化物产生氧气与过氧化氢,进而发挥抗氧化作用;GSH-Px是人体内广泛出现的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酶,具有保护细胞结构和膜结构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采用臭氧治疗可有效增强颅脑创伤脑水肿患者抗氧化能力,减轻脑氧化损伤。这是因为常规治疗只能增加渗透压,改善水肿,加强脑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但对抗氧化作用比较薄弱。臭氧具有强氧化活性,既能活化红细胞,又能增加血液携氧量,进而提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促进脑组织对氧的利用;此外,臭氧还可以增强血红素加氧酶与抗氧化酶的活性,能提高颅脑组织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而有效改善缺氧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与参照组的8.5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武云龙等人结论具有相似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比9.09%,P0.05)]。说明臭氧在颅脑创伤脑水肿治疗中的安全性良好。究其原因,臭氧与血液混合后能被血浆抵消脂质过氧化、渗透压改变等不良情况,同时采用治疗仪精确控制臭氧浓度,也能避免氧气栓塞的危险。

综上所述,臭氧治疗颅脑创伤脑水肿不仅可缩减脑水肿范围,还能改善脑组织缺氧情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自相关文献及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德国临床免疫学会会长HaraldRenz教授作序,医院杨晓辉主任担任主编,全书共计14万余字,共分为6大章,30家医院,个临床案例。

购买联系▼

☆右下角--点击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wch.com/yfzl/14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