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温持续,中暑了怎么办华西医生这样说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胡旭阳近期,成都高温天气持续,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人们闷热难耐,容易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医院急诊科的余海放和蒋臻两位医生详细讲解了中暑的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天气炎热中暑的表现有哪些中暑是指人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中过久,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障碍所致的急性疾病。根据轻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类,其中重症中暑可能会引发热射病,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先兆中暑的表现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下,出现口渴、多汗、烦躁、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表现时,身体就已经在提示你了——可能要中暑了!轻症中暑的表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的还会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就容易发展成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痉挛属于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肌肉疼痛或抽搐;而热衰竭则来得很“猛”,中招的人一般就是大家熟悉的眩晕、呕吐、痉挛、晕厥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地干预,那么也很容易发展成为最凶险的热射病。遇到热射病怎么办?听听医生怎么说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多发生于气温高、热辐射强、相对湿度大的情况下,目前认为热射病主要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调节功能衰竭,体温不断升高而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的疾病。其中,典型症状就是身体核心温度>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常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热射病的两种类型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热射病又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两种类型。热射病的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然后出现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嗜睡、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呼吸浅快、脉搏快而无力,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衰竭等。一般处理办法:1、脱离高温环境。让中暑的人赶紧脱离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移到阴凉或空调房间中,安静休息。2、全身物理降温。用20~30度的温水擦浴全身,注意咯,这里不能用冷水更不能用冰水擦拭哈!如果中暑的人体温较高已经超过38.5℃,可以在颈根部、双侧腋窝、双侧大腿根处放置冰袋来降温。不要把冰袋直接放在皮肤上,用毛巾等包裹后再放在皮肤上,避免皮肤冻伤。3、如果中暑者是清醒的,给人家喝点常温的糖盐水,不能要冰的哟!4、如果中暑者已经晕倒,就赶紧把其移到阴凉的地方或空调房中,再打!如果中暑者没有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会心肺复苏的朋友可以开展急救!华西医生提醒,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小于4岁)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体表面积大、皮肤薄、汗腺数量少、排汗功能差、机体代谢快、产热多,比起成年人来说更容易中暑。带孩子在户外玩耍时,需要更加警惕,做好防晒、多喝水,气温太高时建议不要长时间待在户外。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体温升高、皮肤发红、不流汗、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现象,那就表示多半中暑了。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在全身物理降温时,可在娃娃的前额、枕下放置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谨防冻伤),全身温水擦拭、特别是腋窝和大腿根,可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给娃娃洗澡,不能使用冷水。医生提醒:遇到中暑,这些方法用处不大遇到有人中暑晕倒、呕吐等情况,很多人的反应是——掐人中,在额头、太阳穴抹点清凉油,多灌白开水,但华西急诊医生要想告诉大家,这些方法其实没有你们想得那么有用,甚至用不对还起反作用。“掐人中”的主要作用在于让人苏醒(对,就是痛醒的),并不能缓解中暑症状;而在额头、太阳穴抹清凉油,本来更多在于中暑发生前的预防,而不是中暑后的治疗;中暑后的确需要补液,但需要补液盐或运动饮料,而不是大量喝白开水,尤其孩子中暑后更不能这样做。这是因为,中暑大量出汗,汗液已经带走大量电解质,尤其是钠,这时如果只喝白水,有可能会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脑水肿。喝藿香正气液,到底对预防和治疗中暑有没有作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的中暑,是不适合用藿香正气液/水的,这是因为藿香正气液/水主要是一些温热性的成分,更适用于在空调房子头待久了、冰的东西吃多了引起的不舒服(包括胃肠道反应)。此外,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在大热天中暑后使用甚至可能会加重脱水,导致中暑情况更严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gwch.com/hbyx/15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